第39章 旧时代的残党--灌婴老矣(求追读,求月票,求收藏)_家父汉文帝
偶遇小说网 > 家父汉文帝 > 第39章 旧时代的残党--灌婴老矣(求追读,求月票,求收藏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9章 旧时代的残党--灌婴老矣(求追读,求月票,求收藏)

  灌贤确实比陈恢有脑子的多。

  昨天回家后,灌贤就在一直在物色人选。

  灌贤选拔猛士,其实有很大的优势。

  因为灌贤的爷爷是灌婴,跟随汉高祖刘邦,被刘邦选为骑兵将领。

  汉高祖六年,灌婴受封颍阴侯。

  后以车骑将军相继参加平定臧荼、韩王信、陈豨、英布叛汉的作战。

  吕后死后,因与周勃等拥立文帝有功,升为太尉。

  汉文帝三年,灌婴继周勃之后为相。

  可以这么说,灌婴和周勃现在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实权派。

  军中多年的深厚背景,让灌婴身边什么都可能缺,唯独不缺猛士。

  显然,灌贤自己也知道自家的这个优势。

  我灌贤有一个好爹(指灌阿),而我爹有一個更好的爹(指灌婴)。

  爷爷灌婴。募集五十猛士,对我灌贤不是轻轻松松吗?

  有爷不用,更待何时。

  于是,他打算去求爷爷灌婴帮忙。

  之所以不去找阿父灌阿,是因为阿父压根就不会同意。

  虽然俗话说的好,子不言父过。

  可是,灌贤总是觉得,阿父整天就想着,怎么稳妥过日子。

  阿父追求安安稳稳的日子,甚至反对未来他跟刘武去代国。

  还好,嘿嘿,有爷爷一直大力支持着自己。

  灌贤觉得吧,自己阿父能继承爷爷的爵位,自己大哥灌彊未来也能继承阿父的爵位。

  自己又不是长子,要建功立业,就得博一下。

  按照刘武这个大王的说法,搏一搏,小车变大车。

  灌贤一边想着,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府中的空地大院。

  而他的爷爷--灌婴,这刻正坐在院子中间,享受着温暖的阳光。

  灌婴看到了这个最喜欢的小孙子走了过来,却陷入了沉思。

  灌婴最喜欢灌贤这个小孙子,喜爱程度远超自己的长子灌阿和长孙灌疆。

  你要说原因嘛。

  大概是灌贤的外貌性格,都极其酷似自己年轻时候。

  每次看到灌贤,灌婴总是有一种错觉。

  这种错觉,就好像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,好像自己从来不曾老去。

  人老了,待在房间内,即使有着暖炉,灌婴却总是感觉冷飕飕的。

  所以,灌婴总是喜欢在阳光明媚的时候,自己静静的坐在院子中间。

  看着阳光挥洒在自己的身上。

  耳边传来小鸟吱吱喳喳的歌唱。

  闻着这春天的独有气息。

  感受着温暖的春风,轻轻的抚过自己老迈的躯体。

  感觉好像自己不曾老去,好像又平添了不少活力。

  灌婴喜欢独自享受着这难得的内心安宁。

  而且灌婴很奇怪的,他叫人把院子一颗很大的树砍了,砍得只剩一个圆圆的树根。

  然后灌婴有其他东西不坐,偏偏就喜欢坐在这大树根上。

  按照灌婴自己说法,这大树根比世上什么凳子都要踏实。

  因为这大树生长在这大地上面啊。

  自己从很年轻的时候,就喜欢这样坐在大树根上。

  那年十八,人群中,我灌婴站如喽啰。

  那时候,我灌婴含泪发誓,各位必须看到我。

  大丈夫生于世上,岂能一直站如喽啰,我灌婴一定要建功立业,衣锦还乡。

  而一路走来,算的上名成利就了。

  可是,这一路走来,我也是如履薄冰啊。年轻时,自己在睢阳以贩卖丝织品为生。

  当时,高祖皇帝刚刚起兵反秦、自立为沛公。

  高祖皇帝率军回到砀郡的时候,我以低微的身份跟随了当时的高祖皇帝。

  我在成武县打败了东郡郡尉的军队。

  在杠里打败了驻守的秦军。

  因为杀敌英勇,被赐予七大夫的爵位。

  从此之后,我开始发迹。

  一路跟随高祖皇帝东征西战,身经百战,屡立战功。最后被封颍阴侯。

  可是,我这个颍阴侯,却是高祖皇帝从韩信的手里改封给我的。

  原颍阴侯韩信,这样厉害的将军还是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。

  这是高祖皇帝在提醒我灌婴吗?

  在提醒我灌婴要谨记为臣之道吗?

  看到韩信的下场,我灌婴不禁问了自己两件事情。

  第一件事情,难道我的功劳比韩信要大吗?当然不。

  第二件事情,难道我的才能比韩信要厉害吗?当然不。

  既然,上面这两者,我都比不上韩信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,我灌婴,用什么来守住比韩信更大的权势呢?

  从这之后,我变得如履薄冰。

  我本本分分,小心谨慎的处理着一切。

  后来,高祖皇帝去世,孝惠皇帝继位。

  但是,我依然记得人臣之道,对待孝惠皇帝如同高祖皇帝一般。

  不敢有一丝的不忠。

  再后来,孝惠皇帝也去世了,吕后掌权,权势滔天。刘氏的江山就要变色。

  可是,莪依然还记得白马之盟的誓言。

  于是,我暗中积蓄力量,随时准备诛吕安刘。

  很快,吕后也去世了,时机成熟了。

  我和周勃、陈平等人迅速平定诸吕之乱。

  拥立了当时的代王作为新君。

  当今天子登位之初,面对蠢蠢欲动的同姓诸侯和劳苦功高的功臣集团,深感忐忑不安。

  当今天子一等位,就封周勃为右丞相,陈平为左丞相,封我为太尉,组成新的中央。

  我有大功劳,却依然不敢自傲。

  我侍奉当今天子,却依然如同侍奉高祖皇帝、孝惠皇帝一样。

  而我的老伙计周勃,因为拥立文帝有功。

  每次退朝后,出来时总是很骄横的样子,似乎不把新帝放在眼里。

  幸好,周勃的属下及时提醒他:小心功高盖主,引火烧身。

  我的老伙计周勃如醍醐灌顶,猛然醒悟。

  于是,周勃他辞去了右丞相的职务。(汉时以右为上,陈平当时是左丞相,相当于副职)

  于是,就在前年(公元前177年),我继周勃之后为右相。

  那年,匈奴刚好大举入侵北地、上郡。

  于是,天子命我带领骑兵八万五千人,前去迎击匈奴。

  匈奴逃跑之后,济北王刘兴居又造反。

  于是,当今天子下命令,让我收兵回京。

  做了右相,又立下大功。

  至此,我已经位极人臣。

  功成名就的我,也曾在内心中自言自语:

  “我这如履薄冰的一生,你说,我最后能走到对面吗?”

  现在啊,我已经快到了去见高祖皇帝(刘邦)的年纪了。

  现在,我想,我终于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,那个曾经自己问的问题了。

  我灌婴,终于如履薄冰的走到对面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ouudd.com。偶遇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ouudd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